zhǔ

主体


拼音zhǔ tǐ
注音ㄓㄨˇ ㄊ一ˇ

繁体主體
词性名词

主体

词语解释

主体[ zhǔ tǐ ]

⒈  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⒉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subject;

⒊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⒈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⒉  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⒊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⒋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主体[ zhǔ tǐ ]

⒈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客体

⒉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⒊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分字解释


※ "主体"的意思解释、主体是什么意思由术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日语被动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核心就是动作主体表现的不同。

2.,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他提出的不拘一格的作品风格论,重视诗人本身思想修养的创作主体论和辨味外之味的诗歌解读理论是其理论三大组成部分。

4.拔地而起的回迁安置楼主体已建起,下个月村民们就能选房了,刘福龙盘算着,如果能选到25层以上的房子,是不是就能每天俯看汾河美景了。

5.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6.二百零七、代码首先读入数据,然后输出主体和数据表头。

7.这种观点忽略了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同国家的差异,过分强调国际组织的固有权力,强调其国际人格同成员国意愿的分离,这种说法不论在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8.奉献是人类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奉献是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的源泉,能自觉追求人生真、善、美;能自自觉提自我主体素质;能融洽入集体的社会,是真诚互助的桥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9.对于帝国而言,只有流动的边疆,而没有封闭的边界,因此,边疆地带的交往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比如互市就为边疆地带的民众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场所。

10.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